聋儿语言康复:为什么孩子不配合你玩游戏?
发表时间:2024-07-23 14:35:44 来源:听力语音障碍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很多家长都使用过游戏训练方法,有些家长反馈效果不好。说孩子不配合,不理解,听不懂,没有兴趣,不会主动参与······。看到这些反馈,我就知道,这些家长都做错了。为什么游戏在聋儿语言康复中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呢?
一、聋儿的注意力没有跟着游戏走
想要聋儿的语言训练效果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然而,如果游戏设计得过于简单,只是让他们听听声音、指指词语,聋儿的兴趣转瞬即逝。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聋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本就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游戏不能迅速抓住他们的眼球和心灵,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例如,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使用闪卡来教聋儿识别词语,这种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很难让聋儿长时间保持关注。
二、评估和游戏没有结合使用
许多家长在进行评估时往往忽视了游戏的介入。他们可能认为,只要聋儿能够完成评估任务,游戏就并不重要。但实际上,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不仅能让评估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更好地反映聋儿的真实水平和助听设备的使用效果。例如,在评估聋儿的听力理解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寻宝游戏”,让聋儿根据听到的指令去寻找隐藏的物品。这样的游戏不仅能激发聋儿的兴趣,还能更准确地评估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没有游戏的参与,聋儿可能会感到紧张和无趣,从而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缺乏个性化调整让聋儿无所适从
每个聋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速度、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然而,许多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却忽视了这一点,没有考虑到聋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导致一些接受能力强的聋儿在游戏中如鱼得水,而接受能力差的聋儿则倍感挫败。例如,有些教师可能会为所有聋儿设计同样的拼图游戏,但对于一些手部协调能力较差的聋儿来说,这可能会是一个挑战,导致他们无法享受游戏的乐趣。这种“一刀切”的游戏设计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它忽略了聋儿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差异。
四、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游戏当做训练任务
在聋儿语言康复实践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种倾向:即将游戏与教学混为一谈。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康复过程中穿插了游戏,就无需再单独提及游戏的重要性。然而,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游戏和教学虽然相辅相成,但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目标。游戏注重的是过程本身的乐趣和体验,而教学则有着明确的外在目的性。作为手段的游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但游戏的本质仍然是活动本身。例如,在学习“苹果”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水果市场”的游戏,让聋儿在游戏中扮演卖家和买家,通过模拟交易来学习“苹果”的发音和用法。这样的游戏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聋儿的语言发展。
因此,在聋儿语言康复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游戏的针对性和趣味性,确保每个聋儿都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我们还应该密切关注聋儿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游戏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游戏成为聋儿语言康复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他们抵触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