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语言康复:构音功能舌唇训练第一部
发表时间:2024-07-11 09:50:10 来源:听力语音障碍
在聋儿语言康复的漫长旅途中,构音功能的训练无疑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这些孩子面临的不仅仅是听觉的缺失,更因为错过了早期自然的发声模仿阶段,导致口舌唇的肌肉发展滞后,发音动作显得尤为艰难。
想象一下,普通宝宝在4-6个月大时就开始咿咿呀呀地探索声音的世界,而聋儿由于听力的障碍,这扇通往语言的大门被悄然关上,直到2岁左右甚至更久,他们才可能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初次捕捉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这意味着,他们的口舌唇肌肉在未经锻炼的情况下变得僵硬,缺乏灵活性,构音功能因此受阻。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为聋儿专门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口肌训练小技巧。利用可视化与触觉化,让聋儿快速理解
由于语言和沟通能力的限制,传统的口舌操指令对聋儿来说如同天书。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将训练过程变得直观且易于感知。
1、老师面对面地演示,每一个动作都夸张而清晰,让孩子们能够一眼捕捉到模仿的精髓;
2、镜子成了最好的伙伴,它让孩子们能够实时观察自己的口型变化,自我调整,自我修正;
3、对于大龄聋儿,口部构造的模型成了探索的宝藏,通过结构分解教学,他们得以深入理解每一个发音动作背后的肌肉运动;
4、而对于那些难以直接观察的部位,如腭咽、软腭,我们则巧妙地利用触摸加振动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发音时的微妙变化。
张大嘴练习
有些聋儿,上下唇开合不自然,模仿发音的时候,嘴巴打不开,打开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闭合。如果勉强打开的时候,上下唇总是保持肌张力过高。所以我们第一步要练习【口部开合】能力。它是所有发音的基础准备。
妈妈可以用双手辅助做动作示范,手掌打开闭合,嘴部的张合也要同步,让孩子理解并跟着模仿。
伸舌头练习
大部分聋儿会做伸舌运动,但做的很差,一个是不够灵活,另一个是动作不够准确、自然。很多时候,舌部在口腔内都保持后缩状态,这是很多聋儿的通病。
先做第一个简单的动作——伸舌。一定要引导聋儿做到2点,一个是伸舌的时候要有速度,有力量。另一个是伸舌的状态要稳定,有肌肉张力的支撑感。要有主动控制舌尖的力量。
妈妈可以给孩子做示范,拿一个棒棒糖,用舌尖去快速的触碰,引导孩子模仿。然后在换成舔舐的动作。反复练习。
为了锻炼聋儿的舌尖力量,我们可以增加难度,用小勺粘上蜂蜜,让宝宝用舌尖去舔食。或者用压舌板去对抗,利用阻力增加舌尖的力量。
顶舌头练习
实际上,在上面伸舌的过程中,也会练习这个动作,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舌部在口腔内部的灵活性,所以,接下来要做左右腮部的鼓包游戏,让聋儿的舌尖去顶左右腮。妈妈用手指触碰宝宝的脸颊,引导宝宝跟着妈妈的手指去顶腮。不断的练习,增加舌头的灵活性和灵活度。
观察与纠正
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比如
聋儿开口练习时,只会用下颌运动带动嘴唇,家长可以给孩子示范,每次闭口时都有意识的用双唇去夹住纸片。
做伸舌动作时,很多聋儿做几次就松懈了,舌尖伸出来的时候,不能保持中线,没有力量,缺乏速度,或者只伸出一点点,家长千万不要用手去拉扯孩子的舌尖。要耐心鼓励,换成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利用趣味性让孩子持续练习。
做顶舌运动时,宝宝可能不会按照妈妈的要求顶腮,我们可以让宝宝摸着妈妈的脸,妈妈做顶腮游戏,等宝宝熟悉后,自然会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