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家庭干预案例分析,这位爸爸到底错在哪里?

发表时间:2024-03-18 09:33:26   来源:语言发育迟缓 免费咨询
家长的困惑:“我儿子3岁7个月。确症为孤独症。回到家后按照《早期干预丹佛模式》进行训练。一个月后,孩子会发“爸爸”这个音了。但孩子说出“爸爸”这个发音明显是无意义的,跟人物还联系不起来。 所以我会躲起来然后诱导他叫爸爸,结果孩子看到什么都叫爸爸。真是无语了。书上讲过强化物的使用,于是就让爸爸拿牛奶给孩子看,只要说出“爸爸”就给他牛奶喝,可是宝宝一直哭闹,就是不叫爸爸。书上还说如果孩子哭闹后,我们妥协给他奶喝,那么就无意中强化了他哭闹的行为。可是又害怕他以后对爸爸这个词有阴影,再也不叫了。这该怎么选择?周旋了一个小时还是哭,不肯叫爸爸。心里好难受。谁能告诉我这么训练是对是错。该怎么改进呢?”
 
 
老师的分析和看法:既然家长是按照《早期干预丹佛模式》进行操作的,那就说说我对这个干预模式的看法。循证医学证明的有效的行为干预中,有人是这样做排名的: 1、ABA(应用行为分析); 2、PRT(核心反应训练); 3、DM(丹佛模式); 4、DIR(地板时光); 5、TEACCH(结构化教学)。而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则结合了ABA、PRT、DM的优势技巧。使用丹佛模式要记住几点:1、内容、目标和教材高度专业化。2、操作灵活化。3、强调大量使用强化物。4、游戏快乐教学。5、自然生活场景。6、高强度(每周不少于20小时)。ESDM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理解性沟通; 表达性沟通;共同注意;模仿; 社交技巧; 游戏技能;认知技能; 精细运动技能;自理技能。详细了解这个模式后,家长会发现,这个模式中占比最重的有五个方面: 1、模仿 。2、非口语沟通(包括共同注意) 。3、口语沟通 。4、社交发育(包括情绪分享)。5、游戏
早起丹佛模式的干预非常简单,就是一些基础能力的提升,比如:让孩子对物品感兴趣,刺激孩子出现动机,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目的性活动,把物品、放进去、拿出来,或者在游戏中学会结和使用两种物品······。
 
说说家长错在哪里?
第一点:孩子刚刚学会开口仿说,叫“爸爸”,这一步只是模仿发声,并没有理解语义,想让孩子看到爸爸主动说“爸爸”,这中间还缺几个能力。比如孩子对语言符号和人物关系匹配之间的联系还不理解。想要看到什么说什么,还差一个命名训练和主动语言训练。另外,他叫“爸爸”的动机来源在哪里?爸爸是否给与相应的刺激了么?你想让孩子主动叫爸爸,这意味着发起了一次主动社交。问题是,主动社交发起的能力训练,孩子做了吗?
ESDM丹佛课程强调了强化策略的动机问题。我们要通过刺激两方面的社交奖赏体系,来提高孩子的社交动机。一个是喜欢,另一个是想要。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喜欢和想要,是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喜欢某件事情,但没什么动机去获得他们。看到牛奶,说牛奶,这对自闭症孩子来说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相反,想让孩子看到牛奶喊爸爸,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对孩子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想让孩子叫爸爸,最好换种方式,多用肢体接触或者其他代币系统,让“爸爸”这个词多和人物产生关系。

第二点:哭闹是很正常的情绪宣泄方式,每个孩子都有,如果你把这个也称为“不良行为”,可能就走进死胡同了。相反,无缘无故的哭,或者因为感官刺激不足出现频繁哭闹,这些才是我们要纠正的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使用强化策略来塑造和增加符合传统且适当的行为。使孩子每个领域所掌握的技能都有所增加而非减少。简而言之,当问题行为出现时,使用更多传统行为来替代不良行为,而非每次都消灭不良行为,大家反思一下,是否每次只想到消灭,反而忽视了替代呢?举个例子: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大家可能会经常教导孩子 “你不可以发脾气” “发脾气是不好的” “你为什么要发脾气” 但最后都发现效果甚微。
 
或许我们可以先了解,为什么我的孩子要哭? 也许是因为想和别人玩,却不知道如何开启交流。那我们可以教孩子和别人握握手,或者主动拿出玩具分享,也许是因为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那我们就需要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忽略他,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孩子发脾气的问题。所以,家长用牛奶(强化物)去引导孩子发起主动社交叫“爸爸”,这个干预的前因就是有偏差的,当然也得不到期望的结果。
不如用这个强化物去引导孩子仿说和认知。牛奶可以给孩子喝,但可以要求孩子给出更简单、更直接的反馈,比如指物训练+仿说,让孩子指向牛奶,说“喝牛奶”。
 
老师的建议:这位爸爸的干预可能有些操之过急了,消退一个不良行为很难,塑造一个良性行为更难,它们是两码事儿。另外,关于正负强化,正负惩罚的使用策略和原则,也需要进一步调整。
丹佛模式不是强调了游戏干预策略吗?为什么不把喝牛奶设计成游戏呢?在游戏中,你会发现很多比较难以施行的操作,都会降低难度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