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达到“脱帽”的标准,自闭症孩子需要哪些帮助?

发表时间:2024-02-28 14:41:42   来源:语言发育迟缓 免费咨询 如何看待自闭症“脱帽”这个问题呢?在探讨自闭症脱帽标准时,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所谓的“脱帽”,实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至少在幼龄时期的1-2年内,是很难给出答案的。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在某个方面有明显改善了,就能脱离自闭症诊断标签了,能回应指令,会提要求,会回答问题,能做很多流动性操作,这些不是脱帽的表现。真正的脱帽,要体现在语言理解认知、智龄水平、语言社交沟通、人际关系的处理、良性行为的塑造等多个维度。
 
很多专家总结的脱帽标准,仅供参考:
心智成熟方面:孩子应当具备与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虽然他们的对话深度可能不及典型自闭儿童,但至少能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指示,能迅速回应问题,并保持对话的相关性和适时性。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虽可能略显不足,但至少看上去还算自然。
适龄的社交能力:除了与家里人和熟悉的陌生人相处外,他们也应能与其他人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在换位思考能力方面不能落后太多,能够维持社交关系。可以用多种方式去应对朋友之间的互动。
稳固的情绪:自闭症早期的情绪失控,感官崩溃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消除或减退,不影响社交互动,至少不会给社交功能造成太多障碍。
其他附加行为:早期的自闭症附加行为,比如注意力多动,缺乏安全感,刻板重复行为,感官刺激行为等等,都有明显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进步。因而孩子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环境,有更多机会进入幼儿园和普校。
以上的标准只考虑到大部分典型自闭症孩子,对于高功能,阿斯,候症群型自闭症孩子,脱帽的要求可能要复杂的多。毕竟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比如高级的情绪智力,共情感知等这些要求,对于阿斯孩子比较合适,但用这些去要求候症群型自闭症孩子就太离谱了。
 

让孩子离脱帽近一点?干预和支持的重点有哪些?
第一、十个专家,有九个都会告诉你,不要错过了最佳干预年龄,真正有效的28种国际公认的干预方法中,都侧重强调了这一点。人类幼崽的脑功能可塑期,在某个阶段的优势很短暂,很宝贵。一定要抓住它。
第二、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干预策略,一定要保证干预方向是正确的,不要尝试那些偏门的,生僻的干预方法。给大家一个建议,要围绕自闭症核心的做干预,提升孩子对人物和事件的兴趣,能够主动发起人际关系,这些才是正确的。
第三、千万不要侧重于教文化知识,让孩子学会多少汉字,学会数学计算,会走迷宫,会玩益智玩具等等,这些不会帮助孩子脱帽。自闭症干预本质是教育,减少自身异常行为,学会发展人际关系,掌握生活技能,这些才是干预的本意。
第四、早期建议做密集干预,每天至少要保持半天的干预时间,给孩子打好基础。同时进行生活化,场景化的泛化训练,防止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第五、大部分自闭症家庭的干预都是“单打独斗”,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难免会出现纰漏。家庭干预一定要多人参与,对孩子的社交关系发展帮助很大。
第六、家长一定要找外援,也就是专业的机构老师的指导,可以节省经验积累成本。99%的家长都非常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让孩子脱帽,但实际上,他们都走了很多弯路。无知者无畏的代价是沉重的,孩子的成长太快了,他们不会停下脚步去等待家长变得更加专业。

写在最后
实际上,我是反对脱帽这说法的,它太笼统,太模糊了,同时又深深的吸引着家长的眼球,让很多爸爸妈妈失去理智,不顾代价的投入付出,反而失去了按部就班按的干预节奏。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和正常孩子比,根据自闭症孩子的本身能力,设定短目标和长目标,一步一步爬梯子,用量变积累去撬动质变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