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康复训练指导,家长一定要避开5个误区
发表时间:2022-08-19 14:45:28 来源:语言发育迟缓
孩子说话晚,发音不准,一定要求助专业的老师进行
语言康复训练,想要孩子快速解决语言障碍难题,家长一定要做好配合和帮助。所以,阳光语言老师提醒您,给孩子做语言康复训练之前,一定要避开5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这么小,大一点后训练效果更好!
孩子的发音不够准确,不可能随着儿童的成长发育而自愈,尤其是由发音器官功能问题或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语音问题矫正难度较大,必须尽快纠正。另外,正是因为孩子小,发音器官尚未成熟,容易纠正,等大一点后,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后,语言康复训练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家长在不明白语音病理学原理的前提下,最好由专业的语言康复机构来决定是否需要语言训练。
误区二:感觉大舌头是因为舌系带短引起的,剪一刀就好了
实践证明,大多数语言障碍与舌系带无关。学龄儿童的舌系带看起来短一点是正常的。在发育阶段,舌尖会逐渐远离舌系带。通常,只要舌头的外缘能在半张口的状态下接触到腭的前部,就不会影响发音。因此,发音不应盲目切割舌系带,应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和诊断。大量的案例显示,很多剪完舌系带的孩子,不得不重新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才能解决问题。
误区三:说话晚,说不清楚都是天生的,矫正训练没用
八十年代,语言障碍矫正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空白的。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语言障碍专业学科。许多孩子在20年前经历过矫正失败的经历,所以一直抱有怀疑态度。现在语言障碍的康复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很多综合性的大型的语言康复训练机构,他们以语言病理学研究为基础,已经能够解决很多复杂的语言障碍类型。大量的实际案例也证明,孩子的语言障碍是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得到康复的。
误区四:语言障碍都是家长的责任,在家就能较好
不可否认,孩子能够掌握语言的能力来自于父母,但这仅符合正常儿童的发育规律。事实上,很多语言障碍与父母的教育关系不大。特别是一些病理性和器质性的语言障碍类型,需要从医学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构音障碍主要是由发音器官的功能问题引起的。如果不经过专业检查和诊断,不在语言矫正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矫正培训,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甚至没有效果。我校多年的矫正经验表明,很多孩子在自我训练过程中也会固化错误的发音习惯,这不仅无法达到语言康复训练的目的,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造成更严重的语言障碍。
误区五:希望去医院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
之所以出现特殊教育和康复机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发育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需求。语言障碍矫正机构也是特殊儿童康复的有力补充。在当下,医教结合、家教结合都是很好的康复模式,医院提供一些病理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后期的康复和教育需要更多专业的特殊教师来承担。可以说,不同的角色都承担着自己的康复责任,比如,发音器官或听觉器官损伤的某些病理原因,确实需要采取一定的医疗措施,如兔唇需要手术修复发音器官的解剖结构,但术后发音训练,需要进行大量的康复训练才能完成,作为特殊教育分工的语言矫正师恰好弥补了这一社会分工。他们评估多年的专业经验,精湛的康复训练技术,可以让孩子的语言障碍问题,得到更专业的干预。
了解更多语言康复训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