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语言康复能不能成功,这个能力是关键
发表时间:2024-04-19 11:30:59 来源:听力语音障碍
在聋儿接受语言训练之前,专家都要做2个能力的评估,一个是听力,另一个是听能。这两个能力太重要了,接下来的语言康复训练中,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开口讲话,什么时候能够学会沟通交流,都取决于它。
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重要性。
听力,简而言之,就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感受能力。它涉及到人耳对不同声音的感知程度,如能否听到某个分贝的声音,或者在特定频率上能否听到声音等。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广泛,可以听到20—20000赫兹频率的声音。但听障儿童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导致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受限。
听能,则是在听力基础上对声音的知觉认识能力。它涉及到对声音的感知、搜寻、分析、综合、辨别等多个方面,是发声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我们能够根据声音的特征,分辨出哪些是风声,雨声,哪些是语言声音,哪些是自然界声音。通过对比、记忆、储存等一系列的信息处理,最后形成对声音的理解。
听力和听能有什么本质差别呢?
听力是先天就有的,只要我们听觉系统是健康的,就拥有听力,它无法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提高,只能依靠助听设备进行补偿,比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但听能则是后天获得的,可以通过训练和使用来逐渐提升。
对于聋儿来说,听力是感知声音的基础,而听能则是他们理解、分析声音的关键。很多聋儿宝宝能够模仿发音,但并不知道这个发音有何意义,这说明聋儿的听力受损,他们的听能也是滞后的。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家长都应该明白了一个道理,单纯的进行语音模仿,是不能够教会聋儿说话的,做大量的口肌操能够让孩子说的更加清晰、流利,但并不能帮助孩子学会沟通交流。
所以,我们会根据听力、听能的评估水平,制定一个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在现有的听力水平上,重点发展听能,包括提高声音的感知能力,学会分析声音的属性和特征,以及培养他们的声音辨别和理解能力。这些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使用各种声音刺激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觉训练等。
提高聋儿的听能,家长怎么做?
日常对话练习:家长应经常与孩子进行对话,哪怕孩子的回应是非语言性的。重复日常词汇和简单句子有助于孩子逐渐理解和模仿语言模式。
环境音辨识:鼓励孩子关注并辨识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声音(如铃声、门铃声、动物叫声等),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搜寻和辨别能力。
音乐互动:利用音乐活动提高孩子的听觉参与度。选择具有明显节奏和旋律的音乐,引导孩子跟随节拍,甚至尝试唱歌或演奏简单乐器。
视觉辅助:结合视觉元素,如手势或图片,帮助孩子建立声音与具象物体之间的联系,增强理解和记忆。
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听力游戏,比如“声音寻宝”或“声音模仿”,使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倾听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故事时间:定期给孩子读书或讲故事,同时鼓励孩子提问和复述故事内容,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耐心和鼓励: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