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语言划重点,自闭症孩子不会使用语言沟通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4-02-05 15:51:46 来源:矫正项目

99%的自闭症儿童在学会说话后,还是无法灵活的使用语言进行沟通。虽然孩子已经学会用“你好”打招呼,但是换个时间、地点,他就不会用了。在下午或晚上,仍然一红“早上好”打招呼。想要解决语言运用的难题,一定要从语言功能性方面进行训练。接下来,阳光语言老师划重点,教大家一些实用的训练技巧。
在早期的语言仿说练习中,我们就要注意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功能性语言。
通过使用(我希望,我需要,我是……)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掌握基本的礼貌社交语言,如问候、告别和感谢(你好,再见,谢谢……)。使用常见的表达方式,简单地表达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指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名称,是常用的社会关系名称。掌握这些简单动词的应用:走、来、去、要、看······。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比如快乐、喜欢、不想、不想等等。我掌握了这些简单的答案(会、能、熟悉、理解)。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功能性语言,我们才能帮助孩子们用更先进、更灵活的语言代替重复、僵化的模仿。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学会用语言工具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功能性语言,阳光语言老师在日常的训练中,会使用哪些技巧呢?
1、培养动机和需求。
事实上,功能性语言背后的逻辑就是儿童的动机和需求。如果没有动力和需求,这些语言只会停留在表面记忆中,理解不深刻,应用不灵活。
为了让孩子们想吃苹果,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方式和肢体语言来激发他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的愿望。让孩子们了解这样做的结果,然后鼓励他们用结果进一步表达。
如果孩子们想吃巧克力,他们可以带他们去超市,教他们找到巧克力的位置、购买方法和正确的表达方式。这是一个自然情境干预的技巧。当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时,孩子们自然会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2、设置情境教学
许多自闭症儿童在早期接受一对一的面对面教学,所以在干预时,我们必须设置情境,尽可能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最好让父母同时参与,一个示范,一个指导,吸引孩子参与角色扮演,从模仿问答开始,学会用语言交流。
3、[模仿+问答]学习表达
这种学习材料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而设计的。通过模拟真实的对话,学生可以练习提问和回答的技巧。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他们在口头交流中的自信心。这些练习涵盖了日常生活、工作、教育等主题。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问答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在面对实际的语言交流场景时更加得心应手。
请注意,在进行功能性语言训练时,不仅需要展示大量的物体,还需要通过反复、回合、轮换等指导动作进行辅助指导。如果孩子做对了,一定要适当加强。
阳光语言老师提醒,在功能性语言训练的早期阶段,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作为核心目标。在后期阶段,我们需要注意提高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只有在平衡发展的两个方面,孩子们才能学会实际应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