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干预:怎么把高密度干预做到极致?让孩子快点爬梯子

发表时间:2024-03-21 10:10:08   来源:语言发育迟缓 免费咨询 自闭症孩子一天上6节课,排的满满的,就是高密度干预吗?就会飞速进步吗?不一定,现实中,我看到很多这样的孩子都累的精疲力尽,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家长都理解错了,高密度干预并不是一直不停的训练,再训练。而是要有节奏的干预,系统的干预,结构化的干预,按部就班的执行各项训练计划。
 
我们整理了一些高密度干预措施下,必须要注意的调节因素,供大家参考,避免家长在带娃干预时陷入“疲劳驾驶”陷阱。
 
干预要素的调整。干预类型(孩子的核心特征),干预总量(积累强度)和实施者(家长或老师)这三者一定要协调好,这三者如果不能明确的话,接下来的操作中,就会顾此失彼,可能会在某个环节中降低训练效果。比如,我们要考虑孩子的精神状态,身体条件,基础操作水平,能不能满足接下来高强度的训练,如果不能满足,是否可以考虑缩短时间,把原来40分钟的高密度干预,变成两个20分钟的课程,中间休息时间放松一下。这样也可以达到总量的积累。
 
累积强度。每周干预的强度不低于25 小时,这是最低的底线。实际上,有些孩子要保证每周36-40小时的干预时间。家长或老师所提供的积累干预量与孩子得到的效果成正比,这一点很多动态评估报告中都能找到实证。
EIBI 的研究表明,接受最长干预时间的谱系儿童获得的收益最大。尤其是在口语技能方面,大量的“说和听”,会给孩子带来语言感知上的刺激。对于领语言的闭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积累。
 
短板和长板。自闭症孩子是一个有短板的桶,一味地追求强度,可能会导致孩子崩溃。对干预结果不利。毕竟孩子可接受干预的程度,获得进步的速度,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低、感官系统刺激敏感、异常行为多、基础语言能力差等等。
另外,忽视长板也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高强度的干预不能一味盯着短板反复的训练,“取长补短”有时候更有优势,自闭症的一些循证干预方法中就有提到,利用优势做干预的策略。这一点家长要尤为注意。
 
年龄问题。即使是正常的孩子,也不喜欢长时间坐在板凳上,这太无趣了,太枯燥了。特殊的谱系儿童在心理方面复杂多变,而且相对脆弱。他们大脑本来就存在精神发育障碍,所以在实施高强度、高密度干预的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做调整。按照5岁、4岁、3岁等不同年龄做阶梯式的递减。绝对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去对待所有年龄段的儿童。
 
 
并发症的问题。如果一个自闭症孩子没有任何并发症,那么他完全可以适应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但偏偏大部分谱系儿童都存在并发障碍,在自闭症类型中,并发症较多的孩子被称为特质性类型,这些孩子接受干预的难度较大,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且多数为零语言。感官崩溃现象也是常有的事情,毫无征兆的就情绪低落,大哭大闹,为了满足感官刺激还会做出一些自伤行为。
所以,给他们做高密度干预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比如,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种行为做强度积累,对其他的方面采取缓和的训练策略,不必一开始就上强度,追求全面进步。
 
高强度训练的核心。如果孩子一天有3个小时都在练感统,等孩子累的不想动了,才去教语言,那你一定做错了。任何时候,自闭症干预的核心都是社交、行为和语言。
大家想一想,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一定要把最好的状态留给核心训练。尤其是社交语言方面,它是未来考核干预效果的最重要的评估标准。不管任何时候,我们考察一个自闭症孩子的能力如何,都是要看他的语言能力,比如主动语言,被动语言,语言理解认知,社交沟通表现等等,而不是看孩子跳有多高,跑的有多快。
 
最后,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更强的基础语言技能可能会让自闭症儿童“适应”并从发展和干预环境中发生的语言互动中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