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言不开口的孩子怎么教?第二步语言理解提升
发表时间:2024-05-30 08:39:23 来源:语言发育迟缓

上一章,我们重点分享了如何引导“无语言不开口”的孩子,产生互动和沟通意愿。接下来,我们直入主题,分享一些啊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干货。
对于不开口说话的孩子来说,先是刺激他们产生互动意识,有了互动之后,出现语言的机会就会增多。在接下来的干预中,我们很多与语言相关的技巧才会有用武之地。
在发展语言理解和认知之前,家长先解决2个难题。
1、无语言的孩子,口语运用能力通常都很差,他们需要发音技巧方面的提升,否则很难顺利模仿发音。这方面可能需要一些构音功能方面的训练,比如口肌操,唇舌操等等,家长可以用游戏方式带孩子多练习吹气,弹舌,噘嘴,鼓腮等动作。
2、词汇积累。有了发音基础后,先从简单的单音节入手,积累词汇量,当孩子达到50-100个词汇后,马上开展词组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展语言理解方面的提升了。
在评估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时,家长应当细心观察孩子对日常指令、物品名称、简单问题的反应。比如,他们是否能听懂“给我”、“停下”等指令,是否能识别“牛奶”、“鞋子”等常见物品,是否对“小熊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有所反应。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在测试时避免使用任何非语言的提示,如手势、眼神等,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此外,语言理解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只有当孩子能够理解足够的语言信息时,他们才能逐步发展出表达能力。因此,在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确保他们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
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表达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口语。除了口语外,他们还会通过哭声、尖叫声、面部表情、手势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因此,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主要沟通方式,并尝试理解他们的沟通意图。
如果孩子尚未发展出真正的口语,家长可以观察他们是否会用其他方式(如拉拽、指向、发出不同声音等)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孩子已经发展出一些口语,家长可以进一步观察他们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以及他们是如何使用这些词汇和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

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如果孩子还没有建立发音基础,那么可以从简单的声音游戏开始,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声音;如果孩子的模仿能力较弱,那么可以从模仿肢体动作开始,逐步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只有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发音基础和模仿能力后,我们才可以逐步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并引导他们将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短语。
在引导孩子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