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康复内幕:自闭症诊断准确率差异大,为啥?
发表时间:2023-04-03 16:27:29 来源:脑性言语障碍
很多家长怀疑孩子是不是自闭症,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做检查。实际上,我们开展自闭症研究和诊断要比国外晚很多年,在诊断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作为语言康复机构,我们时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说说差距在哪里?
1.诊断年龄的差异。
美国诊断年龄更早,且分阶段进行诊断和评估,可能筛查的面更广且更细致,所以发现的疑似ASD儿童更多一些;但诊断得过早可能使一些儿童存在误诊,从后期发展来看可能并不是ASD类型的儿童。ASD儿童的初诊年龄为2—3岁,初诊率约为51.4%,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在2—3岁并未接受诊断,而大部分儿童(63.8%)在3.4岁时才得以确诊…,这可能与我国没有划分相对统一的诊断时段有关。另外,我国有20.8%的儿童出现过误诊,误诊儿童我34.7%的第一诊断结果为发育迟缓,33.3%为AsD倾向,诊断结果较为模糊、并不确定。总之,我国的诊断年龄偏晚,诊断间隔较长,划分不细致,诊断结果并不确定,这也影响了后期的语言康复进程。
2.诊断范围的差异。美国的诊断范围更加广泛,其所指的ASD包括典型的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及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而我国就特指典型的自闭症。诊断范围的不同也使得两国ASD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为后期的语言康复带来不小的难度。
3.诊断内容可操作性的差异。美国的诊断内容更具体,可能检出的数量更多。而我国相对较为笼统,所以检出的数量偏少。社会交往异常方面,若儿童在12个月前听到自己的名字无反应、拒绝肢体接触、不理解空间界限等,则该儿童有可能为AsD儿童;而我国的规定则比较笼统,如缺乏社会性情感的相互交流等。沟通异常方面,美国比我国多两项内容,分别是交流时的嗓音特征(单调、像机器人或唱歌式等)和不理解双关语(笑话、讥讽和戏秀等)。局限、重复、刻板兴趣、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美国多出的两项内容为:非常有组织、一点小的改变都会心情沮丧。此外,美国还列举了其他症状,如多动冲动、注意广度小,攻击行为,自伤,发脾气,不寻常的饮食和睡眠习惯,不寻常的情绪表达,不害怕或过度害怕,对声音、气味、味道、外表或心情又不寻常的反应等;而这些症状在我国并未提及,以至于对自闭症孩子的语言康复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4.诊断方式上的差异。美国ASD儿童的发生率是根据自闭症和发育障碍监测网络监测得到的结果,该监测网络从2000年开始启动.在全国选定11个代表性社区,详细调查8岁儿童的医疗和教育记录,来筛查AsD的发生率…。我国ASD儿童发生率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就诊记录查询等方式,使用社交反应量表(S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等工具完成初筛、复筛过程,然后由临床医师根据DSM.5进行确诊,没有统一的诊断工具,而且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所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不足
5.家长认知及心态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ASD儿童家长的认知和心态存在一些差异,如家长对儿童发育的知识普及程度、家长态度等方面,可能对中美ASD儿童发生率有一定影响。其一,家长对儿童发育的知识普及程度的差异。美国特殊教育比较发达,医学、诊断等各方面也比较发达,家长获取知识的途径会更多,所以家长能更早的关注到儿童的发展问题。其二,家长态度的差异。受多种传统因素影响,我国家长觉得儿童异于常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甚至有负罪感,所以要么逃避检查,要么采取怀疑态度、寄希望于儿童恢复正常,导致语言康复介入较迟。
看完上面的5点差异,相信很多家长应该能够有所反思,对自闭症的诊断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心理准备。